您好,欢迎来到 清泉书院! 去首页
查看全部
    0 已选0
    0

    我的积分

    0

    优惠券

    已领取的优惠券

    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

    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


    原文标题: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的历史调查

    原创:陶子林

    原载:宁乡乡土记忆

    发表日期:2023-08-09


      傅家湾位于道林镇西部一处江南丘陵乡村屋场。过去为宁乡县秀士乡属地,清代为四都五区上一心团,民国为麟峰乡十保。今为道林镇石金村一组傅家湾(原共同村,青石村)。原有傅氏族人在此居住生活,故称傅家湾。民国时期,这里岀生了三位如雷贯耳的鲁氏人物鲁涤平、鲁渭平、鲁实先,而名声久扬。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1.JPG

    鲁涤平、鲁渭平、鲁实先岀生地傅家湾。2020年5月28日陶子林摄。傅家湾老屋地理坐标:北纬28度0分41秒,东经112度41分27秒,海拔67米


      清末,傅家湾为鲁氏五世祖鲁运隆生活地。鲁运隆,清太学生,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十月初七生,清光绪七年(1881)正月初六歿,原葬傅家湾屋后山,光绪十六年改葬四都十区木魚塘。鲁运隆与刘少奇外公鲁运钧(贵和)是共曾祖父关系。傅家湾老屋为清末所建,三进两厅,房屋十多间,大屋坐北朝南,前有月塘,背倚小山,是典型的江南乡村建筑。鲁运隆妻叶氏在傅家湾生有六子,分别为鲁兆辉、鲁兆新、鲁兆煌、鲁兆熙、鲁兆焩、六子殇。后长子鲁兆辉、次子鲁兆炘和三子鲁兆煌迁西边张家湾等地,四子鲁兆熙迁居北冲徐三屋场,再迁江湾杜公塘(今大屯营双湖村),鲁兆熙妻周氏在傅家湾生二子鲁泽平、鲁涤平。鲁兆焩留守傅家湾,妻杨氏在傅家湾生三子,鲁清平、鲁渭平、鲁溥平。鲁渭平原配周元瑛在傅家湾生子鲁实先、鲁慎先,继配张氏后与鲁渭平迁居烧汤河对岸蔡家塘,生五子一女:鲁杭宁、鲁赣宁(女)、鲁新宁、鲁黔宁、鲁林宁、鲁晓宁。傅家湾后来主要为鲁渭平后人生活,故今天的乡民都称傅家湾为鲁渭八阿公(渭八旅长)的老屋。过去这里山上林木茂盛,大树环绕四周,鸟类繁多,大门左右两边各植四株古松柏树,前有小桥流水,宅屋显得庄重安静。1949年后,傅家湾发生巨大变化,鲁渭平和鲁实先父子逃往台湾,留在乡里鲁家人多次批斗,最后赶岀家门。住进了贫农聂、董、谭等姓人家。后开办了傅家湾学校,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为大队部办公所在地,今为村民宅居地。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2.JPG

    傅家湾屋前古桥,桥宽1.7米,宽4.2米,高1.5米,山石铺面,青砖砌拱。2020年5月28日陶子林摄


      2020年初夏时节,正是油菜收获时期,傅家湾对面田中可见残留的油菜蔸杆,一群黑山羊欢快地在觅食。径直的沙石路从东边连接着村道,大屋旧址上的三栋村民宅屋大门紧闭,几只土鸡在坪中闲荡,月塘被水草覆盖了部分面积,鱼在塘中隐隐可见,整过屋场显得清静安逸。鲁氏在此留下痕迹,仅部分残壁和一座古桥,保存的月塘见证着昔日的辉煌。屋场对面今有二座鲁氏先人墓地,一处为鲁渭平母亲杨氏墓,墓体结构为三合土及山石砌成,为民国墓葬,已被盗挖。从墓碑质地和文字可知是后人重新所立,碑为2011年冬重刊,后人名字有“曾孙传先、口口口、康三,玄孙薪志、浩云、谦心、谦瑜”。另一处为鲁渭平原配周氏墓,墓体为水泥结构,碑为祁阳石料,文字为1983年冬刊,后人为“孝男实先、慎先,孙君传、延、君曼、宽三”字样。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3.JPG

    鲁渭平母亲杨氏墓地,墓地已被盗挖。2011年鲁氏后人鲁传先等人重新修复立碑


      后通过询问当地周姓老人和89岁的刘国安老人得知,鲁家后人每年都来拜坟,其中长沙的鲁传先老人来的较多,但今年还没见人来。俩位老人都生活在傅家湾对面,对鲁家的历史略知一点。据他们讲述,民国时期,傅家湾为官宦之家,人丁兴旺,读书人多,屋并不算大,每天热热闹闹。渭八阿公是当家人,儿子鲁实先是天才,读书过目不忘。1949年后,鲁家划为地主,岀屋到刘家巷子等地居住。渭八阿婆身材高挑,贤惠能干,在土改中多次批斗,受尽了磨难,1954年逝世。鲁实先的妻子陶先瑜,娘家为石家湾北冲陶家湾大户,后带着儿女颠沛流离。鲁慎先的妻子叫李淑宜,是三仙坳大户东山李家人,丈夫在吃食堂饭期间而亡,后再嫁朱石桥李家。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4.JPG

    傅家湾老屋仅残留的土砖墙壁


      为了更多地了解傅家湾鲁氏历史,本人又通过多方途径,找到了家住朱石桥大湖塘的鲁康三老师,鲁老师今年六十多岁,身材墩实,性格开朗,谈吐大方,对过去的一切毫无顾及。但讲到伤心之处也会悲从中来。他父亲鲁慎先,是鲁渭平次子,鲁实先是他亲伯伯,称鲁涤平为堂伯祖父。祖母周氏慈善爱家,戏称他们堂兄弟四人为“传牛、延猪、康狗、田猫”。父亲黄埔军校十六期毕业,在1958年饥饿时期,被人打伤而亡,弟弟叫田四,因病早亡。母子俩无依无靠,饥饿无援,孤儿寡母,成为皮包骨,后在舅外公的帮助下,母亲下嫁朱石桥李家,他因此改为李姓,叫李康三,直到现在身份证都是李康三,但有一个女儿恢复了鲁姓。他们母子来到大湖塘生活后,继父对他们关爱有加,由于母亲有文化,后来成为了教师,又生有一子一女。他本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考试也加入教师队伍。母亲于2016年过世,寿89岁。今他也退休在家,过着安逸的生活。他妻子为西冲山凫山彭氏,过去也是大户人家,今女儿一个在长沙,另一个在广州工作。他对祖父鲁渭平的过去,也知道一些。祖父鲁渭平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与民国上将三省主席鲁涤平是堂兄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参加辛亥武昌起义,抗日战争参加了淞沪会战,后退役回乡,1950年经香港去台湾,1977年逝世。祖母有两个,祖母周氏生他父亲和鲁实先,庶祖母张氏为江西人,后与祖父生活在道林东边蔡家塘,当时庶祖母来到傅家湾,与家里关系处理不好,无奈之下,祖父买田四十亩分开住居,后来又生有五个叔叔和一个姑姑。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5.JPG

    上图鲁康三(中)、鲁君开(左)、鲁君仁(右,鲁涤平孙)三位老人在交流族史。2020年5月27日摄


      2020年5月15日,笔者通过鲁传先长辈提供的信息,特往道林的林塘拜访了八十岁的鲁黔宁老人。经多方询问,终于在杉山里找到了老人的房屋,房子为土砖瓦屋结构,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外墙风蚀严重,局部开裂,阶基还是黄土,凹凸不平,门碑显示为林塘组10号和11号。踏入门内,让人目瞪口呆,家徒四壁,杂乱无章,一个身穿蓝色布衣的老人,满身灰尘,弯着腰正在整理杂物。我叫了一声,老人毫无反应,好久才明白过来。老人家个人不高,身材墩实,苍老而有眼神,仔细一看就有鲁家人的基因存在,据说过几天要拆房子,又请不到帮工,自己在整理房间家具。得知老人无子女,因岀身问题,直到53岁才与当地妇女合了家,早几年又因中风病瘫,至今走路不方便,看着这破败不堪的房子,不得不让人心酸感慨。鲁黔宁出生在抗日后方贵州,故名黔宁,小时在傅家湾生活过一段时光,由于家庭矛盾,后随父母迁蔡家塘居住。鲁渭平在蔡家塘还开办过学校。他们同父同母五兄弟一个姐姐,分别为鲁杭宁、鲁赣宁(女)、鲁新宁、鲁黔宁、鲁林宁、鲁晓宁。鲁新宁为教师,鲁赣宁嫁傅述宏(曾任中央组织部干部,湘潭市副市长)。鲁新宁生活在长沙,有二个儿子;鲁林宁有一子;鲁赣宁有二子一女。鲁林宁与他共一栋平房,故两个门牌号,满弟鲁晓宁早亡;弟鲁林宁于2018年逝世,侄儿到湘潭与母亲一起生活。鲁黔宁母亲张喜珠,后改为张华英,为江西赣州人,年龄比鲁渭平小20多岁,土改至文革中多次批斗,身心受到极大打击,但心态乐观,坦然面对现实,上世纪六十年代回过一次江西。于1996年4月逝世,寿81岁。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6.JPG

    2020年5月15日,笔者在道林河东新村林塘组杉山里拜访80岁的鲁黔宁(鲁渭平五子)老人


      鲁传先是民国将领鲁渭平长孙,也是国学大师鲁实先长子,在鲁氏大家庭中,他是一个中心人物,德高望重,热爱家族,关怀后人。他从教多年,久经风霜,收藏丰富,今八十多高龄,笔耕不辍,整理了许多鲁氏家族历史的人和事,为研究湖南近代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与鲁传先长辈多有交情,受益匪浅,终身难忘。据老人家多次讲述,母亲陶先瑜,生活在宁乡双江陶氏书香之家,外公陶嗣桓(懋纲),为清国学生,外婆成氏,为梅湖成氏世族大家。外曾祖父陶菊秋,为清候选巡检,外曾伯祖父陶雨畊(崇孝),为清太学生,四品衔,署理洛浦县知县,归乡后为当地著名乡绅。姨陶咏梅,姨父黄锡耀。道林鲁氏又称高茅屋鲁氏,先祖居湖北武昌嘉鱼净堡鹅塘。清康熙年间圣儒公(即宗魁)子允山、允文二公和其母亲南迁,允文公入籍常德汉寿,允山公入籍宁乡道林市高茅屋。道林即成高茅屋鲁氏一族,三百多年来,文武兼备,名人辈岀,至鲁实先为第八代,族人主要分布在道林、大屯营、花明楼一带。鲁运隆为他高祖父,即高茅屋鲁氏第五代。家族派语(乾隆十年定):国运兆平(大)昌,洪(君)恩普万方;山川呈瑞应(映),雲汉焕文章;时泰贤书盛,行高士品光;功(主)臣咸一德,端必庆明良。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7.JPG

    上图为陶先瑜(鲁实先妻子)与长子鲁传先、女儿鲁曼君在长沙留影


      鲁氏部分世系:

      1、世崇(允山)——永通——兴柏——国幹——运隆——兆熙——鲁涤平~

      2、世崇(允山)——永通——兴柏——国幹——运隆——兆焩——鲁渭平——鲁实先~

      3、世崇(允山)——永通——兴柏——国琮——运芴——兆霖——颂平——鲁岱~

      4、世崇(允山)——永通——兴国——国桂——运承——兆弼——鲁荡平~

      5、世崇(允山)——永通——兴国——国桂——运钧(贵和,为刘少奇外公)~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8.JPG

    鲁渭平父亲鲁兆焩遗像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09.JPG

    鲁涤平(1887~1935),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于傅家湾


      在清咸丰、光绪年间,宁乡石家湾产生了一位湘军虎将周达武,战功彪炳,无往不胜,受他的影响,大批优秀乡子参加湘军,许多湘人累立战功。其中鲁氏族人也参加了湘军。鲁运隆兄弟都是乡间秀才,遵守着耕读为本的先祖遗训,辛勤劳作,节衣缩食,送子读书,希望通过科举而获得功名。但各地捷报频传,呷粮参军者成为进入社会上层的主要途径。这时他也鼓励后人走出家门,闯出一番天地。鲁兆熙就是一个敢于挑战的人,十多岁加入湘军,转战南北,并受到周达武器重,并把小堂妹(小周达武27岁)许配给鲁兆熙,从此官至陕西、甘肃两省的县官。由于姻亲的关系,鲁氏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后鲁兆熙家人迁北冲生活,其他兄弟也纷纷置业外地扩展田产房屋。鲁兆焩独守傅家湾,传承祖业,三个儿子鲁清平、鲁渭平、鲁溥平都接受了良好教育,由文入武干岀了一番天地。鲁清平,字直清,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于傅家湾。湖南陆军兵目学堂毕业,陆军速学堂等肄业。历任陆军炮队排长、队官、独立炮兵营长,民国任湘阴县财政局长。鲁清平有五子健昌、佶昌、倵昌、仔昌、佖昌。1906年秋,鲁渭平因岀麻疹从私塾刘哲夫家回傅家湾。此时其兄鲁清平和堂兄鲁涤平都由驻长沙湖南兵目学堂毕业并入湘军任排长。他看到报喜和祝贺的人络绎于道,无尚荣光,便立志投军。经姐夫陶仲登(陶森甲侄儿,后为民国中将)推荐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二期。1909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鲁渭平与梨树周氏周元瑛结婚,后生二子鲁实先、鲁慎先。后鲁渭平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1911年10月9日至10日,参加武昌首义。1912年9月奉陆军部令入保定军校第一届辎重科深造。1925年秋,湘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鲁涤平代理军长),鲁渭平任该军炮兵团第一营中校营长。1926年8月,率部随鲁涤平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任上校团长。1933年在杭州升任一三六旅少将旅长。1934年农历六月,鲁渭平奉命参加蒋介石为第五次“围剿”做准备的庐山军训,任军事教官。1937年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投入苏州河至姚家宅一带的战斗。1938年至1940年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后任驻浙江第十集团军司令部和驻福州的第二五集团军司令部少将高参兼国防工程处科长。1942年回道林傅家湾,1943年春在蔡家塘建宅屋与继配张氏生活,育有五子一女。1944年湖南即将陷敌时,他虽已届53岁,仍决然重返前线抗日,任第四战区长官部高参,干部训练班副主任、代主任,在广西、贵州交界地带抗击日军。1945年2月,先后任广西  百色警备司令部少将副司令、该军司令部第一处少将处长。1946年退役回乡,为地方乡贤。1950年因惧怕镇反,利用儿子鲁实先带回的家人生活费,通过鲁荡平的关照去了台湾,与鲁实先一起生活。从此离别傅家湾及家人,1977年12月31日在台湾师范大学宿舍逝世,葬军人公墓。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10.JPG

    鲁渭平在台湾旧影


      鲁实先(1913-1977年):是傅家湾最值得骄傲的人物,一生传奇,被称为“娃娃教授”,至今乡人赞不绝口。鲁传先是鲁实先的长子,从小受到父亲关爱,在靳江中学期间,父子俩睡一个床铺,父亲称他为“传陀”。对父亲鲁实先他充满无限怀念,每当谈起父亲,老人家兴趣盎然,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似一个鲁实先的再现。据鲁传先老人家回忆,祖父与庶祖母张氏住蔡家塘后,傅家湾的一切由祖母周氏主导,父亲也特别孝敬祖母,冬天先把被子睡热,再让祖母上床安睡。父亲小时候特别会读书,但桀骜不驯,目空一切,被长沙多所名校开除,祖母无可奈何,到处买书求人,后通过娘家的周渭舫先生,才镇住了鲁实先的傲气,收复了他的野心,并且收益丰硕。从此顺风顺水,学术成果不断。他的成名作《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得到郭沫若、杨树达等社会名流高度评价。后执教于国立复旦大学、国立兰州大学、江西国立中正大学及后来的台湾省立农学院、私立东海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专治历法、金文、甲骨文字、尚书、史记等。成为著名国学大师。


    230810鲁涤平:道林鲁氏祖居地傅家湾简介.cdr_0011.JPG


      在家乡时期,鲁实先担任靳江中学第四任校长,允山女职校长,尊重老师,关爱学生,但自己的生活特别简朴,乡亲笑称他为“鲁十癫子”。在离开大陆去香港前,经过了激烈思想斗争,时傅家湾有母亲、妻子、弟弟、弟媳及四个儿女和侄儿,蔡家塘有父亲和弟妹,作为长子及家里顶梁柱,是何等痛苦。当时郭沫若还寄信傅家湾,希望鲁实先留下来去北京工作,结果他斩钉截铁地回绝了,据说回信为:“宁可南下千里,不可北上半步”。1950年从长沙去香港,1951年与父亲鲁渭平到达台湾。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傅家湾,1977年12月19日病逝于台湾大学附属医院。鲁实先离开家乡后,整过傅家湾动荡不安,结果是母死弟亡,妻离子散,鲁氏大家庭从此分崩离析。鲁实先妻子陶先瑜带着子女到处流浪,后在堂叔祖父陶鼎勋和王季范(毛泽东姨表兄)先生关照下,进入长沙湘绣厂工作,再重新成家生活。

      道林傅家湾的历史,是近代乡村社会变化的缩影,反映百年来社会风云变幻,记载着鲁氏家族的沧桑岁月,永远留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关民国时期鲁家的人和事,有待我们继续了解,深入探讨。


      笔者简介

      陶子林电话:13808499439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各位知情者补充修正!提供相关资料信息!关注微信公众号“宁乡乡土记忆”